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全面地搜罗了道教文献中的养生著作,反映了道教养生的原貌,揭示了道教养生的方法。
目 录
序
导 言
上 篇
第一章道教概说
1 什么是“道教”
2道教发展梗概
第二章道教养生概说
1 主静说
2 主动说
3 外丹术
4 内丹术
5辟谷术
6服食术
7符箓派
8 房中术
中 篇
第一章修性养生术
1炼心养生术
1.1 炼心功法的基本理论
1.2炼心养生术的基本功法
1.2.1 道德修炼之养生要旨
1.2.2 学无境界的品德修炼法
1.2.3 慈善处世的情操修养法
1.2.4超然物外之灭动心法
2 坐忘法
2.1 坐忘法的基本理论
2.2坐忘的基本功法
2.2.1 司马承祯坐忘法
2.2.2坐忘三戒法
2.2.3天隐子坐忘法
2.2.4至游子坐忘法
2.2.5化身坐忘法
3存思法
3.1存思的基本理论
3.2存思的基本功法
3.2.1存思身外诸神仙君功法
3.2.2存思身内诸神功法
3.2.3存思出神入化法
4 守一法
4.1 守一法的基本理论
4.2守一法的基本内容
4.2.1 九守功法
4.2.2冥心守一法
第二章内丹养生术
1 内丹养生术的源流
1.1 内丹养生术的起源
1.2 内丹养生术的初步形成
1.3 内丹养生术的缓慢发展时期
1.4 内丹养生术的系统形成
1.5 内丹养生术的衰落时期
2 内丹养生术的基本理论
2.1人体生成论
2.2精气神学说
2.3 阴阳、五行、八卦学说
2.4奇经八脉理论
2.5其它理论
3 内丹养生术的基本方法
3.1 炼己筑基
3.2炼精化炁
3.3 炼炁化神
3.4 炼神返虚
4 内丹养生术种种流派
4.1 许逊《灵剑子》存想内丹功
4.2《上洞心丹经诀》还精补脑内丹功
4.3 张果老《太上九要心印妙经》“九转大...
4.4钟离权三乘丹法
4.5 邱处机清修丹法
4.6李道纯《中和集》内丹顿法
4.7 女子丹法
5 内丹术的简要评价
第三章外丹术评介
1 外丹术的源流
1.1神仙观与外丹
1.2外丹的兴起
1.3外丹的衰落
1.4外丹对养生学的影响
1.4.1奠定了内丹术的基础
1.4.2创制了一批有效养生方药
1.4.3在降低有毒药物的毒性上有一定创见
1.4.4促进了植物药养生的兴起
1.4.5《道藏》中外丹内容简介
2 外丹术的理论基础
2.1 阴阳五行
2.2八卦
2.3天干地支
2.4外丹术的“长寿”观辨析
2.4.1借外物以自坚固
2.4.2借外物以换形体
2.4.3服食日月之精华,寿同日月
2.4.4补益气血,调养脏腑
3 外丹的药性和配伍
3.1 外丹的药性
3.1.1 药物的阴阳寒热属性
3.1.2 药物的五行归属
3.1.3 药物的浮沉
3.2外丹的配伍
3.2.1君臣使将
3.2.2飞伏相制
3.2.3刚柔转化
4外丹修炼的方法
4.1火法炼丹
4.1.1 择地选井
4.1.2泥炉安鼎
4.1.3造六一泥法
4.1.4伏药
4.1.5 火候
4.1.6制丹
4.2水法制丹
4.2.1 炼金液
4.2.2炼丹砂水
4.2.3炼汞金水
4.2.4炼雄黄水
4.2.5炼雌黄水
4.2.6炼阳起石水
5 外丹的药效与服用
5.1外丹的药效
5.1.1 杀三尸
5.1.2壮阳伏阴
5.1.3调理脏腑
5.2 出火毒
5.3外丹的服用方法
5.3.1 外丹的服用剂型和赋型剂
5.3.2服药方法
5.3.3服药禁忌
5.3.4服药时间
6外丹的毒副作用及解毒方法
6.1 毒副作用
6.2解毒方法
6.2.1甘草汤
6.2.2 守仙五子丸
6.2.3伏龙肝、甘草、生绿豆汁
6.2.4火麻子浆
6.2.5 种常用金石类药物的中医解毒方法
7外丹名方选介
7.1 灵飞散
7.2 郑氏三生丹
7.3抵圣固阳丹
7.4延生保命丹
7.5小金丹方
7.6钟乳散
7.7王母四童散
7.8饵芝草法
7.9药枕方
7.10干酒方
7.11老君益寿散
7.12上清经真丹
8结束吾
第四章服食养生术
1服食养生术的源流
2服食养生术的基本理论
2.1平衡阴阳
2.2谨和五味
2.3顺应时节
3服食养生术的方法
3.1食物养生法
3.2药物养生法
3.3复方养生法
3.4其他服食养生方与论
4服食养生术的评价
第五章服气养生术
1服气养生术的源流
1.1服气术的起源
1.2服气术的丰富与发展
1.3服气术的续流与转归
2服气养生术的基本理论
2.1 “道者,气也”
2.2“食气者神而寿”
3各种服气法简介
3.1诸家服气法举要
3.1.1《嵩山太无先生气经》服气法
3.1.2《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诸法
3.1.3《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诀
3.1.4《服气精义论》服气诸法
3.1.5《太清王老口传法》服气要诀
3.1.6服五方云气法
3.1.7十二月服气法
3.1.8服气法小述
3.2胎息术选录
3.2.1《抱朴子》胎息法
3.2.2《胎息精微论》胎息要诀
3.2.3《幻真先生服内元炁诀》服气胎息诀
3.2.4《胎息真仙章》功法
3.2.5《胎息经注》胎息法
3.2.6《胎息口诀》胎息功法
3.2.7胎息法小述
3.3 六字气法辑锦
3.3.1《养性延命录》六字气法
3.3.2《备急千金要方》六字气法
3.3.3《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六气诀
3.3.4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六气法...
3.3.5《道枢》六字气法
3.3.6《修真十书》引《去病延寿六字法》
3.3.7 六字气法小述
4服气养生术的简要评价
第六章辟谷养生术
1辟谷养生术的源流
2辟谷的作用与原理
2.1 延年益寿
2.2健脑益智
2.3祛病强身
2.4 减肥健美
3辟谷的基本方法
3.1食气辟谷法
3.1.1 服气诀
3.1.2上清气秘法
3.1.3 守玄元法
3.1.4尹真人服元气术
3.1.5修真服气法
3.1.6茅山贤者服内气法
3.1.7服气绝粒法
3.1.8神仙绝谷食气法
3.1.9食气辟谷法
3.1.10辟谷服气法
3.1.11服元和除五谷法
3.1.12秘要口诀
3.2服食药饵辟谷法
3.2.1服食蜂蜜蜜蜡辟谷法
3.2.2服食大枣辟谷法
3.2.3服食黑豆辟谷法
3.2.4服食芝麻辟谷法
3.2.5服食蔓菁子辟谷法
3.2.6服食天门冬辟谷法
3.2.7服食黄精辟谷法
3.2.8服食茯苓辟谷法
3.2.9服食术辟谷法
3.2.10服食柏叶、柏实、柏脂辟谷法
3.2.11 服食松脂、松叶、松子、松根白皮辟...
4辟谷养生术的简要评价
第七章动功养生术
1 动功养生源流
2动功理论概述
3动功功法十九种
3.1老子按摩法
3.2五禽戏
3.3天竺国按摩法
3.4孙思邈导引法
3.5 陶弘景导引法
3.6赤松子导引法
3.7宁先生导引法
3.8彭祖导引法
3.9王子乔导引法
3.10 玄鉴导引法
3.11 灵剑子导引法
3.12五脏坐功法
3.13 二十四气导引法
3.14左洞真经导引法
3.15八段锦
3.16臞仙导引法
3.17十六段锦
3.18却病八则
3.19 日用导引法
4动功养生术的简要评价
第八章房中养生术
1房中养生术的源流
1.1发源于东周
1.2 形成于两汉
1.3发展于六朝
1.4鼎盛于隋唐
1.5衰落于赵宋
1.6略升于元朝
1.7延续于明清
2房中养生术的基本理论
2.1养精之道,清心寡欲
2.2交接之道,乐而有节
2.2.1徐徐嬉戏,神和意感
2.2.2男女配合,十修八动
2.2.3男候三至四至,女候五至九气
2.2.4体位方式,九法十势三十法
2.2.5 性高潮与五音十已
2.3 固精之道,导气为先
3房中养生术简介
3.1房中摄养
3.1.1独卧法
3.1.2 四时节欲法
3.1.3按龄递减法
3.1.4平时勤抑法
3.1.5御女采阴法
3.1.6七损八益法
3.1.7还精补脑法
3.1.8施泄摄养法
3.1.9炼精法
3.1.10真阳金锁歌
3.1.11 药食保养法
3.2房中禁忌
3.2.1天忌
3.2.2地忌
3.2.3人忌
3.2.4忌奸淫
4房中养生术的评价
4.1 历史上关于房中术有两种观点
4.2一夫多妻制及娼妓奸淫与房中术
4.3房中养生术的科学成就
4.3.1还精补脑与精的分类
4.3.2女性与性事合谐
4.3.3性生活与健康
4.3.4性疾病与治疗
5 结语:房中养生术是女性崇拜的延续方式
第九章沐浴养生术
1外浴
1.1 水浴
1.2 药浴
1.2.1斋戒沐浴法
1.2.2上章沐浴法
1.2.3祝禳沐浴法
1.2.4服气沐浴法
1.2.5炼胎神水法
1.2.6度命延年法
1.2.7 却邪折秽沐浴法
1.3 熏浴
1.4 干浴
2 内浴
3有关沐浴养生术的评价
第十章道教巫术养生术
1 符箓术
1.1 符策术的源流
1.2符箓术的基本理论
1.3 二个著名的养生符箓
1.3.1 长生符
1.3.2长生度命金箓
1.4 符水
1.5 符箓术的评价
2禁咒术
2.1 禁咒术的基本理论
2.2禁咒术例析
2.2.1遏邪大祝
2.2.2修行咒
2.2.3喷水随水咒
2.3禁咒术的评价
3 占卜术
3.1 占星术
3.2六壬遁甲术
3.3算命术
3.4灵棋占卜术
3.5堪舆术
3.6 占耳鸣术
3.7相宅术
4斋醮祈禳术
4.1 斋醮祈禳术的基本内容
4.1.1 斋
4.1.2戒
4.1.3醮仪
4.2斋醮祈禳术总的评价
5结语:有神论的终结
下 篇
历代道教养生名家与名著介绍
彭祖
老子及《老子》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
魏华存与《黄庭经》
葛洪与《抱朴子》
陶弘景及其养生著作
孙思邈及其著作
司马承祯及其著作
钟离权、吕喦、施肩吾及其内丹术著作
陈抟
张伯端及其内丹术著作
白玉蟾及其著作
王重阳及其著作
邱处机
曾造与《道枢》
俞琰与《周易参同契发挥》
陈致虚与《金丹大要》
张三丰与《张三丰先生全集》
《性命圭旨》
《道藏》
陈撄宁及其著作
附 录
本书所引用的主要养生术话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