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的古代重要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人员必读之书。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经历代整理,其内容有一些为后人所增改。加之药物的历史变异,其药物名称、基原种、入药部位与汤方用药剂量等名实有误,在医药文献中相互混用、误载、误教、误解。由于《伤寒论》为“经典",后人不敢“摘破”,造成后学者思维误区和对“经典”汤方药物的研究与应用误区,特别是“经方”与药物成果的“不可证性”与临床疗效验证之疑窦,严重影响国内外学术成果的有效交流,并影响着“经方”的第二次开发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著者认为:对《伤寒论》等古典医药文献的继承、开发研究,要用唯物历史观点认识,科学继承,不能完全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搬硬套。正确解读《伤寒论》精髓,还本清源,明确《伤寒论》收载药物的名实和历史变异,还《伤寒论》收载药物的本来,使之有利于相关的医药专著、全国中医药统编教材的再版,更好地继承和发掘祖国医药遗产,开发利用“经方”研究成果,造福于人民群众。本书收录近年来大部分在国家各级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方面的文章,收录一部分相关文章作为同行的教学、学习参考,以期带来裨益。
作者简介祝之友,1945年7月出生,四川洪雅县人,中共党员,副主任中药师。1966年毕业于四川省中药学校。现任四川省洪雅县中医院药剂科主任、四川省中药学校中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国中医药杂志》编委、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药学会药剂专委会委员、四川省眉山市药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临床中药学工作近40年,致力于临床中药研究,提出柴胡从清代末期至今“窃肝阴”之争及有关柴胡研究成果不能重复,是南北各地所用部位不同所致;提出在我国中医药界应建立和开设“临床中药学”学科,推动祖国医药学发展。在国内首先开展对《伤寒论》药物的历史变异与应用研究。主研完成市级科研课题两个,主编专著两部,与他人合著专著一部,在各级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和交流专业学术论文150余篇。1987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图书目录第一章:《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I)--木通与通草品种及人药部位历史变异《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Ⅱ)--芍药的本草源流及临床应用《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Ⅲ)《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应用情况报告第二章:《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伤寒论》部分药物本草学研究薤白基原与性效考辨大蓟、小蓟临床性效异同考辨海浮石基原与性效辨析紫草茸临床性效考释黄柏蜜炙与临床应用考释"官桂"名实简考食疗药用植物--乌饭树浅谈柴胡的药用部位从"马兜铃酸肾病"灾难谈经方的研究与应用马先蒿属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本草学研究荚迷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第三章:现代中医药临床理论研究中药的历史变异与现代中医药理论研究重视和提高中医用药质量21世纪与现代中药学第四章:索引《伤寒论》汤方药物学名索引《伤寒论》汤方药物拉丁名索引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