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罂粟壳的副作用与危害,罂粟壳药用价值,罂粟壳中毒后的救治等知识。
【别名】米壳、粟壳、罂子粟壳、米囊子壳。
【来源】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及枝梗,干燥。
制法
罂粟壳除去杂质,捣碎或洗净,润透,切丝。
醋罂粟壳取净罂粟壳丝,照醋炙法炒干。
蜜罂粟壳取净罂粟壳丝,照蜜炙法炒至放凉后不粘手。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直径1.5~5cm,长3~7cm。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 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气微清香,味微苦。
本文目录
1 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2 罂粟壳的药用价值3 罂粟壳的副作用4 罂粟壳中毒救治5 罂粟壳的鉴别 罂粟壳的功效与作用(1)镇痛作用
吗啡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有高度的选择性,镇痛时,不但病人的意识未受影响,其他感觉亦存在。
对持续性疼痛的效力较间断性锐痛的效力为强。如增加剂量对锐痛亦有效。其镇痛原理除提高痛阈外,对疼痛反应的改变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用吗啡后,疼痛刺激虽然依然能感到,但象紧张、恐惧、退缩等普通应有的反应却已消失,病人“痛而不苦”。
经常伴随疼痛的不愉快情绪若被取消,疼痛亦就容易耐受。可待因的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4。
(2)催眠作用
吗啡有催眠作用,但睡眠浅而易醒,不能视为真正的催眠药。可待因则并不导致睡眠。
(3)呼吸抑制和镇咳作用
吗啡对呼吸中枢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在低于镇痛剂量时,对呼吸已有抑制。
此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可用于治疗呼吸困难(心脏性哮喘)。
呼吸抑制的最先表现为频率减少,此时由于深度加大的代偿作用,换气量尚无影响。
中毒时由于抑制加深,频率减少太甚,则呼吸的深度加大亦不能代偿,而出现严重的缺氧。
呼吸中枢麻痹是吗啡中毒的直接致死原因。
可待因对呼吸抑制的作用远较吗啡为轻。吗啡能使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应性提高,此系呼吸抑制造成缺氧的结果。
吗啡中毒时,呼吸的维持有赖于缺氧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此时如吸入纯氧或高浓度的氧,可使自动呼吸立即停止,故给氧时应行人工呼吸。
罂粟碱能作用于颈动脉窦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有轻度兴奋呼吸的作用,但在治疗上无明显意义。
吗啡能抑制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止咳作用。止咳所需的剂量比止痛所需的剂量小。
有报告指出,如吗啡2~4mg即可产生显著止咳作用,而止痛则需要5~15mg。
可待因镇咳作用不及吗啡强,但已够满意,且无吗啡的诸多缺点(如成瘾性强、易致便秘、抑制呼吸等),因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镇咳药。
那可汀具有与可待因相等的镇咳作用,但无其他中枢抑制作用,不会产生精神或肉体的依赖性,亦不抑制呼吸,对动物,大量时反有兴奋呼吸的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治疗剂量对卧位病人的血压、心率及节律无甚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无明显影响。
但是可以发生低血压。吗啡有舒张外周小血管的作用。血容量减少的病人用吗啡易引起低血压,吗啡与吩噻嗪类药物同时使用对呼吸抑制有协同作用,还会引起低血压的危险。
肺心病人应用吗啡曾有引起死亡的报告。
罂粟碱能松弛各种平滑肌,尤其是大动脉平滑肌(包括冠状动脉、脑动脉、外周动脉及肺动脉),当存在痉挛时,松弛作用更加明显。
可用于外周动脉和肺动脉栓塞。对狗有长时间舒张冠状血管及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但因其表现正性肌力及收缩压降低的作用,故不足以防止心绞痛。
大剂量可抑制心肌传导及延长不应期,治疗量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高剂量可防止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脏颤动。
那可汀亦能抑制平滑肌和心肌,但在镇咳剂量时,这些作用不出现。
(5)对消化道及其他平滑肌器官的作用
吗啡易导致便秘,是因为胃肠道和肌张力提高,加上消化液分泌减少,因而使胃肠道内容物向前推进的运动延缓。
治疗剂量的吗啡能使胆道压力显著增加,病人感觉上腹不适,甚则发生胆绞痛。吗啡能使奥狄括约肌收缩,阻止排空,能提高管内压,所以胆道痉挛时不宜使用(或与解痉药物同用)。
可待因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远比吗啡为弱,因此不易引起便秘。罂粟碱能抑制平滑肌,但作用较弱,亦不能消除吗啡引起的胆管痉挛,对于醋甲胆碱引起的哮喘(人)亦无效。
(6)其他作用
罂粟碱对鼠脑内和心脏单胺神经递质有影响,会使鼠纹状体多巴胺的代谢物二氢苯乙酸和高香草酸增加比较明显,也会使5-羟色胺的代谢物增加。
但对脑及心脏的单胺递质含量则未见明显影响。反复应用吗啡(一般连续服用2~3周后)可产生耐受性,停药后耐受性于数天至两个星期内消失。如果再用,第二次耐受性产生更快。
获得耐受性的瘾者,剂量可用到治疗剂量的20~200倍,甚至有1日用至5g而不中毒者。
但是只有吗啡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有耐受性,如镇痛、催眠、抑制呼吸等;
而其对中枢的兴奋作用以及其对瞳孔、平滑肌等的作用则无耐受性。
有人认为,耐受性的产生大概由于某些神经组织对吗啡的敏感性降低所致。
罂粟壳的药用价值性状
干燥的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有时破碎成片状。外表黄白色或浅棕色,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11~12条突起的残留柱头,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基部有短柄。果皮坚脆,木质。破开后,内表面呈践黄色,微有光泽,并有十几条假隔膜,上有棕黑色小点,为种子脱落的残痕。质轻而脆。气清香,味微苦。以个大、色黄白、质坚、皮厚者为佳。
化学成份
壳含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罂粟碱及罂粟壳碱等生物碱。另含景天庚糖、D-甘露庚酮糖、内消旋肌醇及赤藓醇等。由愈合组织中得到:血根碱、二氢血根碱、氧化血根碱、去甲血根碱、木兰花碱、胆碱、隐品碱、原阿片碱。
炮制方法
酶罂粟壳: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去柄,飞刀丝,晒干。蜜罂粟壳:取罂粟壳丝,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罂粟壳丝100斤,用炼熟蜂蜜25斤)
《纲目》:"凡用(罂粟壳)以水洗润,去蒂及筋膜,取外薄皮,阴干细切,以米醋拌炒入药,也有蜜炙、蜜炒者。"
性味
酸,平。
①《医学启源》:"味酸涩。"
②《纲目》:"酸涩,微寒,无毒。"
③《本草从新》:"酸涩,平。"
归经
入肺、肾、大肠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肺、大肠,兼入肾。"
功能主治
敛肺止咳,涩肠,定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筋骨诸痛,滑精,多尿,白带。
①《医学启源》:"固收正气。"
②《滇南本草》:"收敛肺气,止咳嗽,止大肠下血,止日久泻痢赤白。"
③《纲目》:"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
④《本经逢原》:"蜜炙止嗽,醋炙止痢。"
⑤《本草从新》:"固肾,治遗精多溺。"
⑥《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慢性衰弱之久下痢、肠出血、脱肛、贫血拘挛之腹痛、腰痛、妇女白带。又用于慢性久咳嗽、肺结核、咳血、喘息等症。"
【用法用量】3~6g 。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
【注意】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儿童禁用。
①《滇南本草》:"初起痢疾或咳嗽忌用。"
②《纲目》:"得醋、乌梅、橘皮良。"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附方
①治久嗽不止: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下。(《世医得效方》)
②治劳喘嗽不巳,自汗者:御米壳不拘多少,炒,为末,每服二钱,入乌梅同煎,水一盏,温服;食后有汗,加小麦三十粒,同煎温服.(《宣明论方》小百劳散)
③治水泄不止: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水一杯,煎七分,温服。(《经验方》)
④治一切痢,不问赤白,或一日之间一二百行:罂粟壳(去上下蒂顶鬲,锉成片子,蜜炒令赤色,净称)、厚朴各三斤(去粗皮净称,用生姜汁淹一宿,炙令姜汁尽为度)。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忌生冷、油腻、鱼鲊毒物三日。(《百一选方》百中散)
⑤治久痢不止:㈠罂粟壳醋炙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九,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温服。(《纲目》)㈡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份,一份醋炒,一份蜜炒,一份生用,并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纲目》)
⑥治小儿久新吐泻,不思乳食,或成白痢:罂粟壳一两(炒),陈皮一两(炒),诃子一两(炮,去核),缩砂仁、甘草(炙)二钱。上为末,三岁半钱,米饮下,食前。(《普济方》罂粟散)
各家论述
①李杲:"罂粟壳收敛固气,能入肾,故治骨病尤宜。"
②《丹溪心法》:"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治痢亦同。"
③《纲目》:"罂子粟壳,酸主收涩,故初病不可用之,泄泻下痢既久,则气散不固而肠滑肛脱;咳嗽诸病既久,则气散不收而肺胀痛剧,故俱宜此涩之、固之、收之、敛之,按杨氏《直指方》云,粟壳治痢,人皆薄之,固矣,然下痢日久,腹中无积痛,当止涩者,岂容不涩,不有此剂,何以对治乎?但要有辅佐耳。又王硕《易简方》云,粟壳治痢如神,但性紧涩,多令呕逆,故人畏而不敢服,若用醋制,加以乌梅,则用得法矣。"
④《本草经疏》:"罂粟壳,古方治嗽及泻痢、脱肛,遗精多用之,今人亦效尤辄用,殊为未妥。不知咳嗽惟肺虚无火或邪尽嗽不止者,用此敛其虚耗之气;若肺家火热盛,与夫风寒外邪未散者,误用则咳愈增而难治。泻痢脱肛,由于下久滑脱肠虚不禁,遗精由于虚寒滑泄者,借其酸涩收敛之气,以固虚脱,如肠胃积滞尚多,湿热方炽,命门火盛,湿热下流为遗精者,误用之则邪气无从而泄,或腹痛不可当,或攻入手足骨节,肿痛不能动,或遍身发肿,或呕吐不下食,或头面俱肿,或精窍闭塞,水道不通,变证百出而淹延不起矣,可不慎哉!"
罂粟壳的副作用应用吗啡后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尿急而又排尿困难、出汗、胆绞痛等,但最危险的是呼吸抑制。
曾有因腹泻以罂粟壳水蒸服后引起中毒的报告。
急性吗啡中毒有三大症状,即昏睡、瞳孔缩小和呼吸抑制。
呼吸可慢至每分钟2~4次,并可见潮式呼吸,病人发绀。
吗啡对脊髓有兴奋作用,婴儿中毒时可能出现惊厥,但强直型罕见。
新生儿对吗啡有很大的敏感性,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中枢尚未稳定之故,亦可能由于其药酶系统尚未发展完全而对吗啡的解毒能力不够。一般规定出生后6个月以内禁用吗啡。甲状腺机能不足者,小量吗啡即可引起中毒,故亦禁用。
吗啡有显著的缩瞳作用,可作为吗啡中毒时的依据之一。
凡连续服用吗啡2周以上,即可成吗啡瘾者,有时连服数日即可成瘾。
成瘾后,患者于每次服用后即出现欣快症(欣快症为一种情绪上的变化,患者处于一种特殊的“愉快”状态中,无忧无虑,对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痛苦听之任之,漠不关心。此种特殊的“愉快”状态为导致成瘾的重要原因。
在吗啡的欣快症中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还存在,同时对其个人的举动和行为的批判态度亦完全保存,运动机能亦无障碍。
其表现为喜孤寂,沉醉于幻想之中)。如到时得不到吗啡,则5~8小时后即出现严重戒断症状:瘾者非常萎靡,有兴奋状态,其程度可达到阵发性的哭泣和叫喊,不断乞求给予吗啡;连打哈欠与喷嚏,涕泪交流,冷汗淋漓;
亦可发生呕吐和腹泻;不能睡眠。如此维持2~3天后,大部分症状始可消退。有时亦有循环虚脱与意识丧失。
如给予足量吗啡,则所有戒断现象立即消失。
吗啡瘾的戒断治疗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复发。
大量吗啡有让支气管收缩的作用,但是在治疗量时则罕有发生,且有支气管性哮喘发生期间应用吗啡致死的报告,故禁用吗啡。
可待因的“欣快”症与成瘾性均很低。可待因的毒性较吗啡少得多而且很轻,如轻度便秘、恶心与呕吐亦很罕见,一般无呼吸抑制的现象。
罂粟碱与那可汀无成瘾性;罂粟碱口服毒性甚低,但静脉注射可引起心律障碍而死亡,必须稀释后缓缓注射;那可汀则无明显毒性。
罂粟壳服用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其症状表现为:最初为烦躁不安、谵妄、呕吐、全身乏力,继而头晕、嗜睡、脉搏由开始快而逐渐减慢且弱、瞳孔极度缩小可如针尖大、呼吸浅表而不规则(一般每分8~10次,甚者每分2~4次)、伴紫绀。
可有肺水肿、多汗、体温下降、手足发冷、肌肉松弛,最后死于呼吸麻痹,死亡前瞳孔散大。
罂粟壳少量长期服用可致慢性中毒,其症状表现为:成瘾。
亦可见厌食、便秘、早衰、阳痿、消瘦、贫血等。
罂粟壳中毒救治急性中毒救治
(1)尽快排出体内毒物。
先用黄酒20~30滴,加入温开水中,让病人饮用;
然后反复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洗胃后用20%活性炭混悬液及50%硫酸镁溶液各50ml,注入胃内。
(2)呼吸抑制时可用山梗菜碱、可拉明、苯甲酸钠咖啡因、麻黄碱等注射,直至呼吸情况好转、意识恢复为止;
呼吸衰竭的病人只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就需要施行人工呼吸,或者用阿托品兴奋呼吸中枢,必要的时候用丙烯吗啡5~10mg静脉注射,根据情况可以间隔10~15分钟再次注射,但是总量不超过40mg。
(3)酌情输液或输入血浆。
慢性中毒救治
逐步减量戒除,同时给予镇静剂。
罂粟壳的鉴别(1) 本品粉末黄白色。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20~50μm,壁厚,有的胞腔内含淡黄色物。果皮内表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长方形或长条形,直径20~65μm,长25~230μm,垂周壁厚,纹孔及孔沟明显,有的可见层纹。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壁稍厚。导管多为网纹或螺纹,直径10~70μm 。韧皮纤维长梭形,直径20~30μm ,壁稍厚,斜纹孔明显,有的纹孔相交成人字形或十字形。乳汁管长条形,壁厚,内含淡黄色物。
(2) 取本品粉末1g,加 5%盐酸乙醇溶液15ml,温浸3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 5%盐酸溶液5ml 使溶解,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橙红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碘化汞钾试液,即生成灰白色沉淀。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取滤液0.5ml 置25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测定,在283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吗啡、磷酸可待因和盐酸罂粟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 ~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 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20:20: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依次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