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炼道家丹道养生功

时间:2023-02-03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一、怎样修炼道家丹道养生功

一、练功的姿势:坐、立、行、卧无论用何势皆可修炼,修炼前均要宽衣松带,最好用松紧带裤。如《摄生三要》中说,“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种种施为;须端祥闲泰,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气中”。

体弱多病、尤大病元气已伤者,先采用卧式为好。神经衰弱、夜不能寐,可用练功引导入睡;高血压患者,多用卧式,易于放松。

卧式分平卧式、左侧卧、右侧卧等。

平卧式:全身仰卧,男者左脚放于右脚背上,女者右脚交放于左脚背上,两手分放于身体两侧。

右侧卧:体右侧卧,左腿自然蜷曲,放在右腿上,右腿自然伸直,右臂曲肘,将右掌心放于右面部耳旁,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上。

左侧卧:体左侧卧,手脚上下位置与右侧卧相反。

站式: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合掌十指相对,屈肘,拇指向胸,竖掌于两乳之间膻中穴。唇齿自然相合,两眼垂帘闭目,微露一线之光。

坐式:有双盘坐、单盘坐、自然坐。唇、齿、眼和站式相同。

行式:如太极拳,“举步低且稳,踏实方可进”、“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坐式:坐式要腰直,四面凌空。不管用何式,皆要清静、安宁、全身放松。

炉、鼎、药、火要齐备。

炉,就是会阴穴。此穴居于前后二阴中间,此处有动脉隐约跳动。此穴又为任督二脉交会点。炼丹真火从此穴升起,上烹于鼎。

鼎,肚脐以下之小腹叫鼎(从上至下有气海、关元、中极穴)。其状如半边锅,故有“半边锅内煮乾坤”之说。

(编者按:炉与鼎,在练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有不同比喻。此为筑基之初的一种。)

药,即人之三宝精、气、神。

内丹的“火”喻“元神”。由意念控制呼吸、运气的流行缓急。初以武火烹炼,继以文火温养。掌握火候,方能把药炼成丹。故《诸家神品丹法》卷二说:“万卷丹经,秘在火候”。用自然呼吸法,叫做文火。何谓武火,即随呼吸一上一下,每吸一口气都用意念,轻而缓地将气送入丹田,这样的呼吸法叫武火。通俗一点,叫心息相依。

(编者按:火喻神。但神有三分:武火乃后天识神,文火为中天明神,天然之火为先天元神。火借风用,武火之风乃人为鼻孔深呼吸,文火乃自然呼吸,天然之火乃胎息。)

  二、行功方法:

有了心理准备,姿式已摆好,炉、鼎、药、火已备齐,就可以开始炼丹了。首先清心静气,全身放松。两眼垂帘闭目,微露一线之光,内视两眉之间上丹田之印堂穴(主神),意念一气往下行,沿任脉经两乳中间的中丹田之膻中穴(主精),过中脘、肚脐直到小腹气海穴之下丹田(主气)。即已将精、气、神三品上药装入鼎内。先以武火烹炼,继以文火温养。又曰:“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小腹而已”。通俗之说:注视下丹田,就是一心想着它,内视看着它,用耳听着它,用鼻嗅着它。即诱导大脑人静,意守下丹田,如鸡孵蛋,如猫候鼠,一心不乱,一意不散,,如心意散乱,可默念“意守丹田身体好”或“意守丹仍能治病”……慢慢即可排除杂念而入静,仍可继续烹炼。

请务必注意,一定用意识引导,将上丹田之神,中丹田之精、下丹田之气,聚于鼎内(小腹)。如果鼎中没有精、气、神三药,就形成一个空铛,只会把铛烧坏而炼不出丹来。也易于出偏差,造成来得益而先受害之后果。

烹炼时炉中要有火,火就是意念。首先意守会阴穴,就叫炉中点火。以火烹炼鼎中之药,还要风助,火才能燃烧猛烈。因此,武火要有风,文火要有气。武火风即呼吸之气。肺为橐龠,好象旧时打铁用的风箱,有了它,火才燃烧旺盛。武火是呼吸要随意念,吸气从头顶百会穴下行沿督脉及背部(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直到会阴穴。呼气时,用意念将内在的真气从小腹沿任脉直上百会穴,又沿前额注入印堂。文火,就是用自然呼吸意守会阴。

《诸家神品丹法》中说:“万卷经书,秘在火候”,故烹炼中必须注意火候。火烈抽“薪”(用自然呼吸意守会阴),火寒则添(呼吸之气用意一下一上沿小周天路线循行)。总之,要使意不散乱、神不外驰。勤诚修炼、早晚勿忘。将意注于炉中(会阴),烹于鼎内。如鸡孵蛋,如猫候鼠。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人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上升、疾病渐愈。日久身体自然康健。

(编者按:此下手之法大致可行,但贵在勿忘勿助,贵在守出真东西,聚出真东西,贵在有师指导练功。)

三、攒簇五行,和合四相

古今丹经,都谈到攒簇五行、和合四相。许多人思虑终日,不得其解。其实“四相”是从阴阳五行而来。整个宇宙万事万物都分阴分阳。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行即木、金、土、火、水。“四相”也曰“四象”,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八卦即乾、坤、坎、离、震、兑、艮、巽八个卦位。八卦与阴阳,八卦与人之脏腑又紧密相联。

攒簇五行、和合四相,是对炼丹者进一步修炼的要求。就是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整个过程中,首先使五脏真气融合,然后再把离卦(属心火),坎卦(属肾水)、震卦 (属肝木)、兑卦(属肺金),由中央的脾土把它们聚为一个一无整体。从而达到攒族五行、和合四相之目的。中华传统医学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外有五气侵袭,内有七情所伤。五气是指风。(属肝木)、暑(属心火)、湿 (属脾土),燥(属肺金)、寒。(属肾水)。它们的卦位分别是震、离、兑、坎四卦,由中央之脾土而布四周,“土属中央而灌四旁”。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五脏六腑会造成伤害:怒则伤肝、忧悲伤肺、恐惧伤肾、惊吓伤胆、思虑伤脾。因此,修炼丹道者,应该祛七情、保元气、保天性。人的天性是什么?即本然之善。人之善,在肝木为仁,在心火为礼、在脾土为信、在肺金为义,在肾水为智。丹道养生家应具备人原本的礼、信、义之美德。

五气顺布而有春夏秋冬、寒暑往来。人就要顺从五气,注意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为防七情内伤,应去掉七情,以保先天之元气,保人本然之善,以养五脏六腑‘使我们的心灵、行为、语官皆美,让周身浊气尽去,修炼真丹净洁之气长存,五行自然攒簇,四相自然和合。

  四、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就是性功命功合炼共养。性即精神,性功包含做人、立德、立言、善事。就是以养神为上。命即指物质,这里是指人体形体。命功,指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就是说养形次之。

性功、命功二者为不能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性功多从心理而言,命功多从身体而言。所谓修身养性,是指静以养心,静以养气。静是前提:清心绝欲,洗心涤虑,使万念不生,这就是守静。老子说:”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太平经》中也说:“‘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求道之法静为根”’。丹道经书中谈到的“坐忘”、“止念”、“内视”、“心斋”、“入靖”等,都是为了求得人之天然本性——好静。气,人生命运动的能量,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云笈七籤》五六《元气论》中说:“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故须静以行气。

如何行气?《服气经》卷三十三“行气”中说:“行气之法,密室闭户,瞑目偃卧,枕高二寸,无闻无见无思,不动喜怒忧患,闭气数息。初时三息五息九息,……至于千则近乎仙矣。”现代叫数数法。行气于室,而服气则于室外。《太清调气经》讲得较为详细:“鼻长引气,口满即咽,然后吐,少吐多吸。服气应注意:(1)鼻纳气,口吐气,呼吸要细、长、深、匀;(2)服气宜选择环境幽静,空气新鲜之处,宜于早上林间行之;(3)服气可与导引按摩内外结合;(4)服气宜节食,不应过饱;(5)服气要注意意念活动,排除一切杂念,使心情安适、心静守一、凝神聚气,使心气平和、神气合一。”行气又叫“食气”、“含气”、“炼气”、“服气”等。内丹家采先天元精之气为丹田,与后天呼吸之气内外结合,结成还丹,而达性命双修之目的。

  五、辅助功固精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以神运炼精气,达到三位一体,金丹结成。每次烹炼,口内“灵液”(口中唾液,又叫神水)源源而生,头目清爽、精神大增、一身轻松、疾病渐愈,阳气回升,身体自然日渐康强。人之精液也增多,性欲亢进,夜间常有阳举现象,时有遗精,故应及时防治。为惜 精、保精,就要炼“固精法”。《养性延命录》中说:“养身之道,养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修炼是以精化气,这是功法的基础,精足又遗精(又叫“走丹”),拿什么去化气呢?这是修炼之大忌。

  固精法 就是防治遗精有效之法,可夜晚睡时和早晨起床前各炼一次。先意守下丹田,左手劳宫穴按在神阙穴上,右手扶在左手背上,从左向右转擦36次,再两手上下交换。同理,从右向左转擦36次。然后双手并在一起,上从膻中穴下至中极穴,上下摩擦36次。下推时双手斜立,手心斜向下,用大鱼际沿肚皮下推,上摩时用小鱼际柑肚皮上搂摩。此日:先下后上为泻法,先上后下为补法。体质强壮者用泻法,虚弱者用补法。然后将睾丸送人阴囊内,用两手大拇指扶住,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在外皮上面搂擦81次(先左后右为一次)。此谓“一擦一搂,左右换手,九九之功,真阳不走”。如有阳举、立刻用右侧卧、卧如弓,意守会阴,提肛,舌抵上腭,牙关紧闭,两手握拳用劲,循行小周天路线一圈,气人下丹田,全身放松,此为一次。如法三次,阳举自消,即可防治“走丹”。注意气沿小周天路线循行时,气到上丹田可停留片刻,再将气送人下丹田。此法用“武火”烹炼。练毕按收功方法结束。此法只适用于男性。

本次修炼完毕皆要收功。方法是:先意守肚脐,以意引气,沿肚脐从内向外,从左上向右反时针方向转 36圈,再由外向内,从右上向左顺时针方向转24圈。女性则方向与男性相反,即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圈,仍先转36圈,后转24圈。然后深吸一口气人肚脐继意进命门之感。然后搓手脸结束。

  六、道家丹道养生功的原理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源于国外,道教源于中国,故曰国教。对道教影响最深最早的人物是轩辕黄帝和老子,故又称黄老学派。“黄老道”起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道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唯物论”。老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与阳对立而统一,最终合二为一。因此,黄帝和老于是最先发现和运用这宇宙真理的祖师。他们不仅把“阴”与“阳”理论化,而且系统化。因此是中国独有的瑰宝。

那么,道家把这个宇宙真理、运用在炼丹养生方面是怎样实现的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即是顺看宇宙演化规律:是由道生先天一炁,二厢生阴阳,阴阳生天、地、人三才,再衍生出宇宙万物。简言之,叫“顺则生人生物”。丹道先辈们经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悟出了用逆反的有法才能炼出内丹。由于来之不易,十分宝贵,故内丹又叫金丹。这种逆反的方法,就是冲过三关结成丹。第二关,使人的精、气凝结为炁,使精化为炁和神;第二关,使炁炼为神;第三关,使神还虚,而结成金丹。从而使人回到胎儿的先天状态。故有“老来炼得童儿体”之说。这就得到了长生的目的,这就叫逆则成神成仙。先顺从自然,后用“逆练”过“三关”,道法自然又回归自然,达到返朴归真之目的。这就是中华从古相传至今的道家丹道养生功的原理,也是丹道养生功的独到之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七、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极度疲劳、大悲、惊恐、忧伤等反常情绪,暂停修炼。

2、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来潮、感冒,可停练2~3日;初练时,100天之内忌同房。否则,不仅影响修炼效果,病者可能加重病情。

3、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等恶劣天气停止练功;空气污浊、过于吵闹之地不能练功。

4、修炼中如出现偏差(极少见)暂停修炼,可向修炼有术者讨教,重者可用针灸、汤药纠偏,不必惊慌害怕;最好是静功、行功兼炼。

5、炼丹养生勤为径,良师口授、经书指路不可少,中医基础理论也需要,自修自悟最重要。

6、少喝或最好不喝酒,不抽烟,忌高脂肪食品、淡食,糖和含糖高的食品也少吃为佳。

  相关名词术语:

1、精:精指人体各种物质的精华。《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生命之源,炼丹药物之一。又分为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精,来自先天,禀受于父母,即元精;作炼丹之用。后天精,由清气和饮食水谷中的精微化生。“养身之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养性延命录》)。

2、气: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生命运动的能量。《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炼丹家把“服气”作为一种炼丹的重要手段。,《服气经》日:“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气又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气由先天之精化生,藏于肾,又叫元气。它必须依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才能发挥作用。元气充沛,则脏腑功能健旺,精力充沛,健康少病。后天之气是由肺吸人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后天气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运动的动力。人之元黑都写为“黑”字,与后天“气”字有别。人是否有气,一直被有的人争论不休。扎过针灸的人就深有感受,练功时的酸麻、胀痛、触电感、发热感等为气感;现代科学叫“生物电”、“粒子流”,并有仪器侧出气的存在。

3、神:神指人的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表现,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统帅作用。生命的物质基础为精、气(厢),净化出来的“灵子”就是神,就是生命力。《内经》讲: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藏于心。神有先后天之分。

4、内丹:与用铅汞等炼成的外丹相对而言。即从精、气、神为药,用炉鼎为具,经修炼,以神运炼精、气,达到三位一体,凝结成丹,称为“圣胎”。

5、丹田:丹即药,田即种药之田土。丹道家所说丹田,就是意守之窍位(穴位)。丹田有三:上丹田为印堂穴(于两眉之中间);中丹田为膻中穴 (居两乳之间),又名“规中”、“黄庭”、“玄牝”;下丹田为气海穴,居脐下 1.5寸,有的指腹部“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四穴等等。

6、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全身诸阴经脉均来交汇,故称“阴脉之海”。

7、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诸阳经脉均来交汇,故称“阳脉之海”。

8、小周天:引气沿任督二脉循行一圈,称为小周天循环。小周天循环锻炼,使阴阳二脉交汇流通,更有利于重新平衡、调和,使气血和畅。小周天、内丹家又叫“小河车”。

9、百会:头顶部两耳尖联线之中点。

10、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11、会阴: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的中间,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的中间。

12、气海:肚脐下1.5寸处(皆指“同身寸”,下丹田)。

13、关元:脐下三寸处。

14、中极:脐下四寸处。

15、神阙:就是肚脐。

16、膻中:两乳间之中点(文中之中丹田)。

17、印堂:两眉间之中点(文中上丹田)。

18、内视:亦称“内观”。要求摒除外缘,“不得浮思外念”,否则“心理欲事,恶邪大起,练功失败”。

19、服气:亦作“食气”,又曰“行气”、“含气”、“炼气”;道教内炼方术;原为中国古代一种练习呼吸的养生方法。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

本文链接: http://ie.2345book.com/?id=16463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