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见素抱朴”、“大医精诚”是领悟道医学真谛的唯一路向
道医学禀承老子《道德经》“见素抱朴”的思想,把大慈、大公、大爱的道德境界作为道医的首要修养,“大医精诚”是领悟道医学真谛的唯一路向。反之,背道离德,非但不能成就,必降天灾。
二、明确“上医医国”和“上药三品”是道医学的理论导向
“上医”理论是道医学的核心理论,其特征,是由道家的母性文化取代儒家的父 权文化,以道家“不治巳乱治未乱”取代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以“身国同构” 模式取代“家国同构”模式。《玉皇经》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道医的“上 药”以神为本,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对生命健康的巨大作用,致力于人体自身免疫抗 体的激发,为道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抱朴子·内篇卷十》指出:“道之为源本,儒之为末流。” “夫道者,其为也, 善自修以成务;其居也,善取人所不争;其治也,善绝祸于未起;其施也,善济物而 不德;其动也,善观民以用心;其静也,善居慎而无闷。此所以为百家之君长,仁义 之祖宗也。”
《抱朴子·内篇卷六》指出,精神魂魄无所不在,当然也包括人体:“山川草木, 井灶袴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 神。”
《抱朴子·内篇卷八》指出,精炁为人体内之“大药”,其他外来之物均属多余: “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
《抱朴子·内篇卷十一》明确指出“身安命延”是道医的使命,“除病”实乃下医所 为:“上药令人身安命延……中药养性,下药除病。”
《抱朴子·内篇卷九》指出,大药之理虽然甚明,但是“俗人不能识”:“俗人不 能识其太初之本,而修其流淫之末,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而无欲,颐其 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 端,则不请福而福来,不禳祸而祸去矣。何者?命在其中,不系于外,道存乎此,无 俟于彼也。患乎凡夫不能守真,无杜遏之检括,爱嗜好之摇夺,驰骋流遁,有迷无 反,情感物而外起,智接事而旁溢,诱于可欲,而天理灭矣,惑乎见闻,而纯一迁 矣。心受制于奢玩,情浊乱于波荡,于是有倾越之灾,有不振之祸,而徒烹宰肥腯, 沃酹醪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颡,守请虚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 不悟,不亦哀哉?”
三、明确“知者不博”是道医学术研究的学术基础
《道德经》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抱朴子?内篇卷十二》通过儒家的“穷年无以”和道家的“不待多才”的对 比,深刻剖析了 “知者不博”的哲学意义:“夫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圣人受 命,不值长生之道,但自欲除残去贼,夷险平暴,制礼作乐,著法垂教,移不正之 风,易流遁之俗,匡将危之主,扶亡徵之国,刊诗书,撰河洛,著经诰,和雅颂,训 童蒙,应聘诸国,突无凝烟,席不暇煖。其事则鞅掌罔极,.穷年无以,亦焉能闭聪掩 明,内视反听,呼吸导引,长斋久洁,入室炼形,登山采药,数息思神,断谷清肠 哉?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便可得之,不待多才也。”
《道德经》说:“信者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是“知者不博”的重要注解。知 者之所以能够做到不博,是因为有信,所以专心致志,术业有专攻,终于成就;博者 之所以不断觅求,是因为没有成形的观念,所以陷于迷茫当中。《抱朴子?内篇卷十 二》:“按仙经以为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气,自然所禀。故胞胎之中,已 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识,则心好其事,必遭明师而得其法,不然,则不信不求,求亦 不得也。”
《抱朴子?内篇卷十二》还提出“人生本有定命”、“未有心不好之而求其事者 也”的命定论思想作为“知者不博”的理论依据:“玉钤经主命原曰:人之吉凶,制 在结胎受气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其值圣宿则圣,值贤宿则贤,值文宿则文,值武 宿则武,值贵宿则贵,值富宿则富,值贱宿则贱,值贫宿则贫,值寿宿则寿,值仙宿 则仙。又有神仙圣人之宿,有治世圣人之宿,有兼二圣之宿,有贵而不富之宿,有富 而不贵之宿,有兼富贵之宿,有先富后贫之宿,有先贵后贱之宿,有兼贫贱之宿,有 富贵不终之宿,有忠孝之宿,有凶恶之宿。如此不可具载,其较略如此。为人生本有 定命,张车子之说是也。苟不受神仙之命,则必无好仙之心,未有心不好之而求其事 者也。”
四、“为道日损”的同时“为学日益”
《老子》的“道” “学”观
“为道”是求对于道的体会。道是不可说,不可名的,所以对于道的体会是要减 少知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所以要“日损”。“为学”的 方式是要“日益' “为学”就是求对于外物的知识。知识要积累,越多越好,所以 要“日益”。
《老子》所讲的“为学”的方法,主要的是“观' 它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十六章)。又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 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五十四章)。这就是说,观,要照事物的 本来面貌,不要受情感欲望的影响,所以说:“致虚极,守静笃Z这就是说,必须 保持内心的安静,才能认识事物的真象。
老子又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 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四十七章)。这也是它所说的“观” 的一种方法。这几句话也就是如后世所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老子》认为“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经》七十章h就是说,言论有其主要的论点;事物 有其主要的原则。抓着了它们的要点和原则,就好像抓着了一张网的纲,其目自然就 张开了,所以“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但是这些“宗”和“君”又是从哪里 来的呢?
从以上这些话看《老子》所谓“观”,首先是一种旁观。他不承认实践在认识中 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说的“不行而知,不为而成”的意义。这样的认识论必然是轻 视感性认识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旁观的态度是隐者态度。“隐者”的思想就是这种态度的表现。《老子》把它发 展成为一个有系统的理论。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就是所谓“事有君”。自然界中的事 物的规律,他称为“天道”,社会中的事物的规律,它称为“人道”。《老子》认为人 凭借这样的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以达到保全自己、反扑敌人的目的。它称事物变化 的具体的规律为“常”。“常”是指事物变化中的经常不变的东西,它说:“取天下常 以无事”(《道德经》四十八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道德经》六十四 章)。“常有司杀者杀”(《道德经》七十四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七十九章)。《老子》也用“常”形容“道”,这只是说“道”是经常如此,不是说 “道”就是“常”。
对于规律的知识和了解,《老子》称为“明”。它说:“知常曰明”(《道德经》 十六章)。“知常”即依之而行,这种行称为“袭明”,“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 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道德经》二十七章)。“袭明”即“习明”, 亦称为“习常”,“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无遗身殃,是为习常”(《道德经》五 十二章〉。如果不能“习常”而任意妄为,则必有不利的结果,“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经》十六章)。《老子》认为,要认识“道”也要用“观”。“常有欲以观其 眇,常无欲以观其徼”(《道德经》一章)。这是对于“道”的“观”。它认为,这种 观需要另一种方法,它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道德经》十章)? “玄览”即 “览玄”,“览玄”即观道。要观道,就要先“涤除”。“涤除”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欲 望都去掉,这就是“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就可以见道了。见道就是 对于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总之《老子》所讲的“为道”的观点,是反对感觉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也是反 对重理性作用和理性认识的,它是一种直观。
“为道”而又得道的人,是个什么样子呢?《老子》说:“古之善为道(王弼本作 士,今从傅奕本)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 畏四邻。俨兮其若客(王弼本作容,今从傅奕本),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 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敝)而(原作不,依易顺鼎校改)新成”(《道德经》十 五章)。这是“善为道者”的样子。看样子他好像是冬天要涉水过河,又想过,又怕 水冷;好像是谁都在迫害他;好像是个客人,不是主人;好像是很朴实、很糊涂、很 空虚。可是他的糊涂慢慢地会变成清楚,他的静会慢慢地变成动,他的旧会变成新。
宋明道学家讲气象,《老子》这一章所讲的就是善为道者的气象。这种气象同 《庄子■天下》篇所说的慎到、田骈所赞赏的气象,颇有相同之处。
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块不失道”的问题。“块”,就是土块,是无知之 物。无知之物,推而后行,引而后往,只能做一种机械的运动,好像一阵风在空中飘 过,好像一根羽毛随风旋转,好像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慎到认为,这就是照着 道那样去生活,所以“块不失道”。《老子》认为,为道的人并不是如此。在表面上 看起来,他虽然也是“缘于不得已”,但是,他是自觉的如此。他不是无知之物,他 的自觉,就是他的精神境界。土块是真正的无知之物,它没有精神境界。《天下》篇 的作者,大概也看到这种根本上的差别,所以批评说,“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 至死人之理”,接着说,“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 不知道。”
《老子》虽然也不废“为学”,但是它还是以“为道”为主。它认为,人生中最 主要的事情是提高精神境界,对于外界的知识的积累同人的精神境界没有直接的必然 的关系。所以它说:“绝学无忧”(《道德经》二十章)。它认为,人生的指导原则应 该是顺自然。“为学”可能导致这个原则的反面。它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 有大伪”(《道德经》十八章)。所谓“伪”的意思是人为,人为和自然是对立的。 “为学”增加人的知识,知识的增加可能导致人为的增加,那就走到顺自然的反面去 了。
“伪”也有虚假的意思。《老子》认为,自然的东西是真的,相对于真说,人为 的东西就是假的。人为总有造作模拟的意思。有了造作模拟,那就有假的成分。比如 在天上飞的东西,鸟类是天然的,是真的,飞机作为一个飞行的东西是人为,是模 拟,同鸟类比较起来,鸟类的飞行是真的,飞机的飞行是假的。
“大道废,有仁义”,这并不是说,人可以不仁不义,只是说,在“大道”之中, 人自然仁义,那是真仁义。至于由学习、训练得来的仁义,那就有模拟的成分,同自 然而有的真仁义比较起来它就差一点次一级了。《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 德”,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云:“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科 学是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追求欲,它是人类思维活动有为的、顺向的外延扩张。这种 “有我所做”的、以满足自身欲望(特别是物质欲望)为目的的精神和行为,在佛法 中称为“流转门”。它是苦的、束缚的、虚妄不实的!佛法所宏扬的是回归精神的本 源,以无为的精神思维活动来修正自身的一切行为,从而达到无不为的智慧境界。它 是逆向的、乐的、真实的、解脱的。在佛法中称为“还灭门”。
宇宙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幻有状态,庄子云:“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 宙”。人生是指我们自己因业力的推动在生死流转的过程中的幻有状态。宇宙和人生 是一回事,是心和物的绝对统一,但又不是心,不是物。它们是幻起幻灭的缘起假 相,是空无自性的实相。实相即是无相。因心的妄相执着故,于无相中生起幻有假 相。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实相认识,是无法靠科学实验的手段来实现的,也无法用感觉 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概念思维来实现。必须用“道的思维”来实现!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