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通过作者长期的考证,并结合临床经验,对《伤寒杂病论》的渊源、撰成及学术特点进行的探讨和论证。本篇率先提出《伤寒杂病论》是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即以六经(即八纲)辨证、辨方证的理论体系。第二、第三篇,是通过考证并结合临床体验,全面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文,使读者正确理解张仲景原义,从而明了经方治病要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这样就能既简单又准确地使用经方于临床实践。第四篇,为著名经方家胡希恕所集国内外经方家有关《伤寒论》对六经和方证的研究集粹,与前文对照研究,进一步启迪读者理解经方、应用经方。
作者简介冯世纶,男,1938年出生河北晋州,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任主任医师、教授,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尤其重视中医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怒等著名老中医、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的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溯源”、“《伤寒杂病论》”等论文,出版了《经方传真》、《经方传灯》、《经仲景用方解析》等医书。目录第一篇 中国汤液经方考究第1章《伤寒杂病论》溯源一、《伤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有着亲缘关系二、《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三、《伤寒杂病论》雏形是《汤液经法》第2章 《伤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一、从《帛书》的成书年代看二、从治痉的方法看三、从所用方药看四、从史书记载看第3章 经方探究一、经方的概念二、经方的源流三、经方的特点第4章 经方《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一、什么叫辨证论治二、《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形成三、论六经与八纲四、治则简介五、论方证六、辨证论治的实质第5章 经方的方证体系一、方证概念二、经方的渊源是古代方证三、六经理论的形成诞生了《伤寒杂病论》四、方证给人以规矩五、辨方证与对号入座六、对方证的再认识第6章 经方的脉诊一、平脉与病脉二、诊脉法三、辨脉法第7章 经方的表阳证(太阳病)一、怎样认识表阳证(太阳病)二、表阳证的治疗大法三、表阳证的常见方证第8章 经方的表阴证(少阴病)一、少阴病与六经理论概念二、少阴病提纲和脉证三、少阴病的治则四、表阴证治禁五、表阴证的方证第9章 经方的里阳证(阳明病)一、里阳证概念二、里阳证的治则三、里阳证主要方证四、论治阳明病宜注意的几点第10章 经方的里阴证(太阴病)一、里阴证概念二、里阴证的治则三、里阴证主要方证四、太阴病在六经病中的地位第11章 经方的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一、半表半里阳证概念二、半表半里阳证的特点三、半表半里阳证的治则四、半表半里阳证的主要方证五、小柴胡汤方证引思第12章 经方的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一、厥阴病的概念疑难二、从厥阴病治则所悟三、从厥阴病的主要方证验证第13章 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说起一、关于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二、关于中医中药现代化三、关于中医学术与中医教育第14章 《伤寒杂病论》再溯源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二、《伤寒杂病论》源自经方理论体系三、《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四、辨方证产生了六经理论附:书评第二篇伤寒论传真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起第1条迄30条)第1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128条迄178条)第19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起263条迄272条)第20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起273条迄280条)第21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起281条迄325条)第22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326条迄381条)第23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起382条迄391条)第24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起392条迄398条)……第三篇 金匮要略传真金匮要略方论序(原序)第四篇 伤寒约言录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