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复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按语:《医宗金鉴》曰:“桂枝汤,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世注家皆认为是去皮外之粗皮,宜从后世注家。
注:方剂组成中的剂量单位及煎服法皆遵仲景原著,而书中所举病例用药皆用现代重量单位,以下同。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攻。
【方解】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桂枝、生姜,二者均属辛温发汗药,有健胃作用,并且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气而滋津液,增强荣卫之气。这里要特别注意,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的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起来用,不致大汗。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枝、生姜的辛散,又用以助大枣、甘草的滋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药,又是安中健胃滋液,对于精气虚,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表。
根据其煎服法,以水七升,从每服一升可以看出古时升的容积比较小,只相当于现在的一茶杯,应注意七升水为煎三服药所需。古人以烧柴之微火煎药,使药物成分缓慢析出而溶解于水中,现代使用煤气灶,其火势较猛,故可以稍多加些水。服一升就是喝一茶杯。尤其药后还要喝稀粥,喝粥的量要稍大于药量,以助药力。遍检全书,仅桂枝汤服法有言啜粥以补精气,又喝药又喝热粥,但仍需多盖棉被,可知发汗力不大。一时许,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漐漐就是微汗,遍身微汗出最佳,如果汗出如水流漓,则达不到治疗效果。配合方中甘温之药鼓舞胃气,正气与药力相合才足以祛邪,汗出而解。因汗出伤人津液,若一服药后,汗出病愈,就不要再继续吃了。假如第一服药后,未见汗出,就再继续服药。若病仍不解,则需缩短服药间隔,每两小时服药一次。如果病情较重,就要昼夜服药,24小时进行观察。若1剂药(三升)服后,症状未完全消除,还需要再煎服用,可服至两三剂。少食稀粥,更应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调和营卫之方,也就是后来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良方。
桂枝汤的主要作用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发汗止汗、甘温除热的道理。由桂枝汤方药组成可知,本方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祛邪不伤人的。有人认为桂枝辛温大热,在临床当用而畏用,致使不能活用经方。清代的陈修园时期,南方人畏用桂枝,后陈氏大胆应用,疗效非凡,世人皆效仿之,桂枝用至4〜5钱(今12〜15g)之多,亦不再畏惧。
【仲景原文解读】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解读】仲景论脉,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是说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也就是轻取为浮,重按为弱。“阳浮者热自发”,是说阳浮的脉,为发热的反应。“阴弱者汗自出”,是说阴弱的脉,为汗出的反应。“啬啬恶寒”是说恶寒有缩缩之形。“淅淅恶风”,是说恶风有洒淅之状。“翕翕发热”是说热郁于表,有合而不开之情。“鼻鸣干呕者”,是说表不解,有气上冲之机。这是典型的太阳中风证,为桂枝汤的适应证,故可用桂枝汤主治。
按语:这里要注意,桂枝汤源自《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原仅有适应证,没有“太阳中风”概念,是张仲景方以类聚产生了六经概念。如前所述,太阳病本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病邪的一种反应,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谓的邪气交争于骨肉。邪指病邪,气指精气(即津液),今得汗出,理应表解不复发热,而反复发热表不解者,由于精气虚,不足以胜邪,故用甘温滋液的桂枝汤,发汗以解肌。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解读】这里的“太阳病”,是指症状具备太阳病提纲特征者。如果见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表现,即可用桂枝汤来主治。这里未说太阳中风,言外之意,不要以为桂枝汤是只限于治疗中风证的专用方。凡病(不论急性病、慢性病还是传染病)见此证者,即可用桂枝汤主治,无不效验。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解读】太阳病为病在表,宜汗不宜下,用下法治疗太阳病是错误的。如误下后,患者感到有气自小腹上冲胸的症状,说明未因误下而邪内陷,病还在表,这种情况可给服桂枝汤,用前食稀粥复取微汗方法解之。若无气上冲感觉者,说明邪已陷于里,此时就不能再给服桂枝汤了。
按语:由气上冲的有无,判断有无太阳表证、桂枝汤证,是仲景辨证的重大特点之一。人体本来就具有从体表发汗以解除疾病的机制,若自里以下之,正给人体的机制以相反的打击,如果人体的功能较弱,便不能保持原来的抗病机制,则去表而内陷,今反与此逆治以回击,坚持了原来的欲汗机制,气上冲即此回击的证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伤中气,损津液,虽病还在表,也不宜用麻黄汤,而只宜用桂枝汤。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解读】太阳病三天,已经发过汗,而病未解,医者未详细检查为什么不解,误用吐、下、温针等非法治疗,以至病仍不解,于是形成逆治的坏病,此时已没有桂枝汤证,所以不可再与桂枝汤,应详审其脉症,辨明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
按语:观其脉症的“症”,是指个别的症状说的;随证治之的“证”,是指辨明的病证说的。也就是说,通过观察脉症的综合分析,从而辨明其究竟是陷于什么证,然后,随证选择以适当的方剂进行治疗。
《伤寒论》第16条(续):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解读】桂枝汤本来是为解肌而设,与麻黄汤专用于发表大异其趣。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表实证,则宜用麻黄汤以发其表,慎不可用桂枝汤以解其肌。医者务必认识和记住这一点,不得弄错。
按语:精气虚,力不足以胜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盘踞于肌腠之内。桂枝汤能促进胃气,加强精气,把盘踞肌腠之邪驱除于外,故称为解肌。如果精气充实,能够胜邪,只是不得汗出,因致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表实证,则须麻黄汤发汗解表,邪随汗一起排出体表,此称解表。这种表实证若误与桂枝汤,必致实实之祸,故特告医家,常须识此,勿要妄施.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剌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解读】太阳病,如为桂枝汤证,与桂枝汤,应当表解热除而不复烦。今反烦不解者,由于邪气郁滞,药力受阻所致,宜先刺风池、风府各穴以疏通郁滞的邪气,再与桂枝汤,就可以获得痊愈。
按语: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有先刺风池、风府辅助的一法,这是病重药轻,针药并行的方法,不可不知。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解读】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里热盛,则不可用桂枝汤发汗,可能是传抄有误。使用桂枝汤不但要认准适应证,还必须注意服法,使其漐漐微汗出,使荣卫调和、邪去病愈,如服桂枝汤不得法,而致大汗出,则病必不解。如患者脉见浮,为病仍在外,可再与桂枝汤如前面所讲的服用方法服用;若形如疟状,而一日再次变寒热者,则微使汗出必解,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解读】外证未解者,即表证未解。脉浮弱者,为表虚,故宜桂枝汤汗以解之。
按语:麻黄汤与桂枝汤,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剂,但麻黄汤作用为发表,而桂枝汤作用为解肌,论中为了示其区别,对麻黄汤证常叫做表证,桂枝汤证常称为外证,宜注意。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解读】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是说桂枝汤证仍在,故不可下,下则为逆治,解外仍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解读】先发汗不解,是指先用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此时医者不详审其原因,却又错误地用下法治疗,若当时脉见浮,则病必然未愈。因为脉浮为病在外,法宜汗解,而反用下法,故使病不愈。今脉见浮,故知病还在外,宜用桂枝解外即愈。
按语:这里要注意,太阳病,发汗或下后,而表未解者,不可与麻黄汤,而宜与桂枝汤,此属定法。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解读】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故谓此为荣气和,而是由于在脉外的卫气,因为卫气不与荣气保持协调,所以荣气自行于脉中,卫气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致常自汗出,宜用桂枝汤复发汗,使荣卫调和则痊愈。
按语:人身的体液,行于脉中则为血,行于脉外则为气。血的作用叫做荣,气的作用称为卫。前者是就本体说的,后者是就作用说的。不要以为血气之外,另有荣卫的存在,它们来自饮食,化生于胃,机体赖之生存,故又统称之为精气。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解读】脏无他病者,是说内脏无病,言外之意是说病在外。时发热、自汗出者,谓发热自汗出有定时。这也是卫气不和所致,宜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发汗即愈。
按语:以上二条,说明桂枝汤有调和荣卫的作用。病常自汗出和时发热自汗出,就是荣卫不和的表现,是临床常见病,用桂枝汤多效,应当注意。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解读】伤寒已六七天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成实上攻所致,当用承气汤攻下里热实,不过还应当辨其小便。小便若短赤的,才是里热实;若小便清长的,知病不在里,而仍在表,当须发汗解表。必见之头痛而鼻衄者,方可用桂枝汤治之。
按语:本条冒首以“伤寒”,是在说身无汗,为表实证,即便病在表也不可与桂枝汤。必须见头痛而鼻衄者,属表虚证,始可用桂枝汤。桂枝甘温,益中滋液,其应用当以津血有所伤失为先决条件,这与有汗表虚同理。前条(55条〉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虽衄表仍实,故仍用麻黄汤。本条脉则浮弱可知,临证时必须细辨。又本条之若“头痛者必衄”句,宜作“必头痛而衄”者解,不能解释为“若头痛者,则必衄”。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太阳伤寒,服麻黄汤发汗后,证已解,约有半天时间又见心烦、脉浮数等症,为表邪未尽,或调护不周,复感外邪,这种情况可再用微发汗的方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按语:太阳病服麻黄汤后,表未尽解,不可再用麻黄汤,而宜用桂枝汤;服桂枝汤后,如表未尽解,亦宜再与桂枝汤,而不可与麻黄汤,这被视为经方的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解读】伤寒,治当发汗,而医误用下法,这种误治造成患者连续腹泻,而且清谷不止,使其病由表传里,转变为虚寒在里的太阴病,此时,虽身疼痛,表还未罢,亦宜用四逆汤急救其里,而后再治身疼痛。若误下后,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只见身疼痛者,当然可用桂枝汤急救其表。
按语: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宜先救里,而后救表,此为定法。又服四逆汤后,下利清谷止,而身疼痛不解者,当然也应用桂枝汤,自在言外。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解读】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是中风证。荣弱于脉内,卫强于脉外,荣卫不和,故使汗出不已,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除外邪,故能治疗发热汗出。
按语:欲救邪风句,有语病,后世“风伤卫之说”,可能缘此,应做欲祛外邪解。古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虽然能总结出证治的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于病理的解说往往出现主观臆测,当注意客观对待。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读】太阳病,伤寒证,应当发汗解表,本不宜下,而反大下之,下后表不解,当与桂枝汤以解肌,切不可与麻黄汤复发汗,今一再误治,因邪气内陷致心下痞,同时见有恶寒,知表还未解。对于这种情况,宜先与桂枝汤以解表,表解后,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痞。
按语:表里并病,若里实应攻下者,宜先解表而后攻下,此亦是经方定法,须牢记。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这里所说的阳明病,是指汗出多而身热证,今见脉迟,为津液伤的反应。汗出多,为营卫不和。微恶寒者,是说尚表未解也。这种证候,实是太阳表虚证,故仍宜桂枝,以调和营卫的小发汗来解表。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当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暗示为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大青龙汤则汗出烦热解也。但又如疟状,日晡所则发热,此时发热属阳明。如其脉沉实,已传入阳明无疑,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则为时发热汗出的桂枝汤证,宜桂枝汤以发汗。
按语:这里仅见日晡所发热、脉实,为何即用大承气汤攻之?这是因为大青龙汤是发汗重剂,服后,有可能因热盛再加汗出津伤而直传阳明,来势迅猛,正在发展变化甚明,当头痛击,此正其时,医者不但要知常规,更须知机应变,可与后之急下各条互参自明。
《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此所谓太阴病,当指自下利而言。下利而见脉浮,为欲自表解之势,故顺其势治之,宜桂枝汤。
按语: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与桂枝汤。葛根汤条谓为太阳阳明合病,而此则谓太阴病脉浮者,以证有虚实不同耳,其他皆表里合病之意,宜与葛根汤条互参自明。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读】下利腹胀满,为里虚寒;身体疼痛,为表未解。表里并病,里虚寒者,法当先救里,而后攻表,故宜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再以桂枝汤解其表。
按语:表里并病,里实热宜攻下时,当先解表,而后攻里。里虚寒须温里者,宜先救里而后攻表,此为定法,仲景在太阳病篇有多次说明,宜注意。
《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解读】吐利止,是说服理中丸后,霍乱吐利即止。而身痛不休者,为外未解也,故当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是说不可用大剂量,以防止患者汗出过多。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7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解读】产后风,即指妇女产后患太阳中风证。因产后体虚难愈,而连绵数十日不解,今仍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这是桂枝汤证还存在的表现,既有其证,当用其方,病不论多久,皆用桂枝汤治疗。
按语:桂枝汤源自《汤液经方》的小阳旦汤,故本条的阳旦汤,当指小阳旦汤桂枝汤。
如读懂这22条论述,临床应用桂枝汤当没什么问题了,但初读是书,尤其是联系西医诊断疾病名、病因,往往不得其要,因此,这里需再说明:桂枝汤不但应用于急性病,而且也应用于慢性病;不但应用于常见的感冒、内伤杂病、急性、慢性发热、头痛、身疼痛、风湿病等,也应用于疟疾、肺炎、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说:小阳旦汤(桂枝汤)“治天行病发热”,古代所称“天行病”即现代的急性传染病、瘟疫。不过要清楚,只有当症状反应为桂枝汤证时才可用桂枝汤。中医与西医的主要不同是,中医是根据患者症状特点用药,即有是证用是方。桂枝汤是用于疾病反应为在表的太阳病表虚证,功在发汗解热,其药物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作用,其特点谓之调和营卫、解肌,与麻黄汤专于发汗解表不同。也由于表证的有汗与无汗,《伤寒论》论述了以桂枝汤和麻黄汤加减变化的两大系列方剂和适应证,桂枝汤因病后经治疗或未经治疗、正确治疗或误治,皆因津液伤失,再加上合并痰饮、瘀血、传变等原因,因而以桂枝汤加减变化的方剂和方证更加多见。
【方证要点】本方证是表虚热太阳证,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
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发热或高热、低热。胡希恕先生评论桂枝汤“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调和营卫之方”“本方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驱邪不伤人的”。
本文摘自《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方正对应临床实录》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