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董建华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时间:2023-02-04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董建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医学专家、中医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从16岁师承上海着名老中医严二陵先生,经过7年的侍诊、抄方、出诊几个阶段的学习,深得其真传。学成之后,回到故里上海青浦县悬壶业医,颇俱盛名。

1956年,他被选送到江苏中医师资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深造,以他笃实好学、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和优异的成绩,深得校方重视,结业后留校执教。

1957年,为充实全国第一批中医学院的师资力量,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至6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40多年的教学工作,他所取得的成绩和享有的盛名已为众所周知。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组组长,兼内科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国家科学发明奖特邀评审员,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曾出席第27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出访瑞士、日本、意大利、喀麦隆、印度、菲律宾等国家。为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学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自成体系,有独到见解,临床经验丰富,临床疗效甚佳,深得广大患者各阶层人士的信任和尊重。

  董建华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陈光新

  一、董建华教授的学术思想特点

董老处方一般为中、小之剂,药味不过十一、二味,每味药量10克左右,很少用峻猛、大毒、大下或大补之剂,遣方用药轻灵平淡,毫无神奇可谓,但却常得神奇之效。常有约稿者,欲求董老绝奇之方,反复琢磨,悉心观察董老诊病遣方经过及其临床疗效,终于悟出“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的真谛。名老中医盛名天下,不仅仅是几张有效的方子而已,最根本的是以广博的学识和经验,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于实践,辨证明晰,论治准确,才能使平淡之方屡获神奇之效。董老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也是取得疗效的根本。他常说:“我不反对学习西医,应该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但必须学好中医基本理论,有坚实的基本功,临床才能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发挥中医的优势。否则,有些学生看到西医诊断的病名,套用某方药,遇到疑难病证就无从下手,开不出方子。”中医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常,知常方能达变,只要系统地掌握辨证论治的理论,熟练地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也就把握住中医的灵魂,把握了诊治疾病的枢机。

(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的灵魂

董老认为辩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高度综合和概括,它体现了中医学最基本的思想——整体观和动态观,也是中医临床医疗实践的方法论,还是衡量一个中医师医疗水平的最好标准。

“辨证论治”一词是在明清时期才形成的。而《内经》的理论早已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病机十九条就是辨证论治理论的精粹。《伤寒论》进一步确定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和具体方法。自此,病、因、证、治的概念更加明确起来,理、法、方、药的临床思维过程也更为清晰和科学。从《伤寒论》采用六经辨证以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又有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这些辨证方法根据不同的病、证、因,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出辨别此类病证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以及病情的深浅程度,并确定出治疗法则和方药的规律。依照这些规律,不管疾病种类有多复杂,表象有多迷离,都可以得到辨别和认识。前人经验可以据此总结和归纳,并为后人所继承和发展。

  1,辨证论治注重整体观

董老十分推崇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他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的机体本身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升降之间关系和运动规律都遵循自然界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运动规律而不断变化。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汤液、针灸、气功、推拿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人体进行调整,以适应和恢复与自然界规律相适应的能力,也是人体各部位功能协调和恢复的过程。

(1)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自然界的四时气候,昼夜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有很大的影响,“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是指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功能与自然界天气变化、四时、日月变化密切相关的总纲。更具体地说:“阳气生于春,浮于夏,降于秋、沉于冬。”“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了阴阳随四季和昼夜的变化规律。“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四时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论述了人体脏腑阴阳消长与四时的密切关系,而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脏腑和各部位的正常功能,造成体内阴阳、气血、寒热失调而发生疾病。如:“风生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寒生水,....在体为骨,在脑为肾…”说明风多伤筋、伤肝,寒多伤骨、伤肾,暑多伤脉、伤心,湿多伤肉、伤牌。春季多肝病,夏季多心病,长夏多脾病,秋季多肺病,冬季多肾病。董老认为,诊病没有四时气候的观念,就没有中医,把这些理论运用于时病、内伤杂病的辨证之中,常常获得好的疗效。

[病例1]张××,39岁,男性,1993年1月18日初诊,咳嗽、低热三日。痰黄粘稠,恶寒,周身酸痛,口干咽痛,舌苔黄腻,脉细数。董老认为时值冬令,感受风寒,冬寒挟痰阻于上焦,肺失清肃所致。

按:咳嗽、低热可由于肺阴虚、痰热阻肺所致。此患者兼见恶寒、身痛,为寒邪所致,时值隆冬,故辨证确定无疑。

[病例2]王×,30岁,男性,1991年10月14日初诊。发热5天,鼻塞,汗出多,大便于结,不畏寒,周身及腰节酸痛,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小数。

按:外感热病种类繁多,董老把初起表证期分为表寒、表热、表湿、肺燥四种,辩证准确,用药得当,往往服一、二剂则热退病除。如若不然,热邪久羁不退,则生他变。此例辩证要点:1、发热5天,鼻塞,此为外感发热,病初起;2、汗多,不咳,不属寒邪、风邪致病;3、口干,大便干,为津伤;4、时值秋令,此为秋燥;5、口干,不畏寒,为温燥。如有畏寒则为凉燥。辨证明确,论治则也准确。此病例除辛凉解表散风外、加入玉竹、知母,以清热润燥,2剂热退。我体会临证中学习董老经验,必须全面,才能丝丝入扣,疗效好。否则,大同小异之方,往往疗效远不及老师。

生活环境和地域的差别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影响。“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多为痈疡。.…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北方者,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病挛痹。.…中央....其病多痿厥寒热”。说明人长期生活和居住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自然气候、饮食习惯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体质。如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或久居寒冷之地的入,抗御寒邪的功能就会增强,因其已形成了膜理致密的体质。相反,长期生活在炎热地区或生活在温暖的室内,腠理多疏松。因此北方之人感受寒邪,可用辛温发散作用较强的麻、桂、羌活之类药品,而南方之人感受寒邪则不宜过于发散,仅用香薷、苏叶之类即可。这也就是“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之,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生活地区和生活条件还决定了人的饮食习惯,并对体质和脏腑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嗜食肥甘者,体胖多湿;嗜烟酒者,中焦湿热偏盛;嗜咸者,痰湿较盛;嗜辛辣者,多热多火等,这些特点作为临床辨证的依据也不能忽视。

(2)人与社会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形神相既,相互影响。特别是“神”对“形”的影响更为多见。人有七情,发自脏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董老认为,七情不遂,太过与不及都可导致各种疾病,不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更多的是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故有“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之说。而气上、气缓、气消、气下、气乱、气结均指人体脏腑功能紊乱的病变。如大怒引起血菀于上,可致“薄厥”。久思伤脾,可致泄泻。恐惧不解,可伤精、伤肾而致遗精。思虑过度,损及心脾,造成失眠、心悸、健忘以及胃胀胃痛等等,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即所谓“有痴由贪起,利令智昏者,有雪案荧窗,心喷血者。有栗阵贯朽,掘算持筹,不觉形神气痿者。有志高命蹇,忘令钻营,以致心倦神疲者,凡此耗本散元。”致使脏腑功能失调。

[病例]吕××,48岁,男性,1993年3月1日初诊,主诉:肝区不适,胃痛口苦,梦多盗汗,急躁易怒,口舌生疮,疲乏,耳鸣。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经董老细心询何,知其病起于工作忙碌、劳累、多言、饮食起居不规律,辨证为劳累过度,心肝火旺。

按:患者病证表现为心肝火旺,胃火炽盛。病由过度劳累,阴津暗耗所致。如只顾清泄心肝之火,则阴津更加耗伤、疲乏、盗汗难除。找到病因,并辨清对本病的影响,标本兼顾,则收到更好的疗效。

(3)辨证论治注重人体的整体性:董老强调,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阴阳、气血、津液、经络及五行生克关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心者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论述了五脏与体表组织脉、皮、筋、骨、色、爪、唇、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说明了五脏之间相互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这些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到临床辨证中去。他十分注重观察分析体表组织的种种表现,了解脏腑及气血津液的状态。四诊是辨证的依据,望诊更为重要。他常说:“医生的眼睛象一部照相机,病人一入诊室,坐在医生面前,病人的体态、面色、神态等都已摄入脑中”即“视其外应,以知内脏,则知所病也。”所以,常常是病人叙述病情的过程中,董老已经胸有成竹,处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与他跟师严二陵先生学习时,每天应诊百十人,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关,有的医生让病家不必开口,仅凭脉诊就可辨病,实际上已通过望诊把握了基本病证。当然,四诊合参,缺一不可,在不同情况下,各有侧重而已。

治疗上,亦注重从整体出发,把“有是证用是方”与“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莫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精遗勿涩泄”结合起来,不仅仅通过治疗改善某些症状,更重要的是治本。本就是病机,即发病的机理。对病机的分析就是整体分析。包含了对病因、发病条件、脏腑关系、邪正进退的全面了解。治病求本也就是从整体出发的治疗方法

[病例]顾××,55岁,男性,1993年11月25日初诊。三年前因车祸失血后贫血。后经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平素胃中无明显不适,惟进食不香,有时略有饱胀感。时感疲乏,腰酸、膝软无力。舌质暗胖,有齿痕,苔薄少而润,脉细重按无力。

董老辨证为脾肾两虚、气滞痰阻,治疗当以标本兼顾。拟方: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太子参10克、土炒白芍10克、茯苓10克、砂仁3克、功劳叶10克、仙鹤草10克、牛膝10克、焦三仙各10克、桑寄生10克、生黄芪10克

服上方20剂,诸症减轻,胃无不适。标症已除专从本治,拟补益脾肾为主。

熟地10克、黄芪10克、土妙白术10克、金狗脊10克、桑寄生10克、牛膝10克、仙鹤草10克、功劳叶10克、砂仁3克、山萸肉6克、陈皮6克。

坚持服药半年,经胃镜复查,胃粘膜萎缩部分明显缩小。腰膝酸软等症亦减退。

  2,辨证论治注重动态观

董老认为,辨证包括辨病、辨因、辨症三个方面。而辨证的本质是辨病机,古有“五气交合”、“六气分治”、“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就是说疾病的变化不仅仅是病情程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随着外界的自然气候以及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脏腑阴阳盛衰、表里出入、气机升降,津液与血盈损及其功能平衡等方面出现失调。辨证论治就是抓住疾病的动态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法。即“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说的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为治疗的最终目的。因此,辨病类也好,辨病因也好,最重要的是“随证治之”,强调启发、调动、协调人体的自身机能,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而不是简单的杀灭,驱除和填补。这也是董老临床用方平淡无奇而常获奇效的根本原因。

——本文摘自《名医经验录》

相关书籍下载:

《名医经验录》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

本文链接: http://ie.2345book.com/?id=1780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