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证录》

时间:2023-02-04 阅读:15 评论:0 作者:admin

本文目录

1 内容提要2 作者简介3 目录内容提要

《经方临证录》六经分证次序编写,即太阳病证治医案、阳明病证治医案、少阳病证治医案、太阴病证治医案、少阴病证治医案及厥阴病证治医案六大类分类汇集而成。所汇集的医案主要是从编者大量的临证验案中精选而来,合计医案共291例,另外,还精选了古今名医的医案76例,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临证参考。

作者简介

吴禹鼎(1914—2002),陕西白水人陕西中医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医教学、科研、临床60余裁,尤其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较高造诣。建国初期,关禹鼎倡议、组织地方名老中医成立“中医会诊处”,随后又组建了白水县中医保健诊所。1956年被推选出席陕西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及个人表彰大会,会后奉调陕西省中医研究所,任临床研究室主任兼内科主任。1974年参加卫生中等教材编写工作,同年调入陕西中医学院,讲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并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78年首批晋级为中医教授,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其著作有《阑尾炎的中医疗法》《中医退热法的临床应用》《经方临证录》等。

目录

太阳病证治医案甲、太阳经证一、太阳风寒表虚证及兼证(一)风寒表虚证案(二)风寒表虚兼证案二、太阳伤寒表实证及兼证(一)伤寒表实证案(二)伤寒表实兼证案乙、太阳腑证一、蓄水证案二、蓄血证(一)蓄血轻证案(二)蓄血重证案丙、太阳变证一、肺热咳喘证案二、肺胀胸满咳喘证(一)饮热郁肺胸满咳喘证案(二)脉浮胸满咳喘证案(三)脉沉胸满咳喘上气证案(四)寒饮郁肺胸满咳喘证案三、肺痈病案四、肺热咽痛证案五、肠热下利证案六、心阳虚证(一)心阳虚烦躁不得眠证案(二)心阳虚奔豚证案七、心阴心阳两虚证案八、脾肾阳虚证九、卫阳营阴双虚证案十、结胸证(一)热实结胸证案(二)寒实结胸证案十一、痞证(一)脾胃虚痞利俱甚证案(二)胃虚水食阻滞致痞案(三)脾胃虚邪热内陷之痞利证案(四)热痞兼表阳虚证案十二、狐惑证案丁、太阳类证一、太阳伤寒兼悬饮证案二、瘀血痹痛证案三、风湿痹痛证案四、寒湿痹痛证案阳明病证治医案一、阳明经证阳明胃热证及胃热津伤证二、阳明腑证(一)阳明里实证(二)阳明发热多汗急下证(三)心下气滞胀满剧痛证案(四)肠痈腹痛证三、脾约证案四、胃热扰胸及兼证(一)胃热扰胸证案(二)胃热扰胸兼证案五、阳明热利证案六、湿热发黄证(一)湿热兼表发黄证案(二)湿热兼里发黄证案七、胃寒及兼证(一)胃寒证案(二)胃寒兼证少阳病证治医案少阳病主证及兼证(一)少阳病主证案(二)少阳病兼证太阴病证治医案太阴虚寒证及兼证(一)太阴虚寒腹满证案(二)太阴兼证少阴病证治医案一、少阴寒化证(一)阴盛阳衰证案(二)阴盛格阳证案(三)阳虚厥逆烦躁证案(四)阳虚身病证案(五)阳虚胎动证案(六)阳虚水泛证案二、少阴热化证(一)阴虚火旺证案(二)阴虚咽痛证案(三)阴虚咽痛溃疡证案(四)阴虚咽痛下利证案(五)阴虚咽痛大便难证案三、少阴兼证(一)兼太阳证案(二)兼阳明证案厥阴病证治医案一、厥阴寒证(一)厥阴寒浊上逆头痛证案(二)厥阴血虚寒凝证案(三)厥阴血虚寒疝腹痛证案二、厥阴热证(一)厥阴热极阳郁证案(二)厥阴热结旁流证案三、厥阴气郁致厥案四、厥阴寒热错杂证(一)厥阴寒热错杂性奔豚证案(二)厥阴寒热错杂性蛔厥证案(三)厥阴寒热错杂性下利证案(四)厥阴寒热错杂性腹痛欲呕证案(五)厥阴寒热错杂性腹痛便血证案(六)厥阴寒热错杂性上寒下热下利证案(七)厥阴寒热错杂性上热下寒便溏证案五、厥阴寒热格拒性腹痛呕吐证案六、厥阴肝着满痛证案

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

本文链接: http://ie.2345book.com/?id=1792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