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内容简介2 作者简介3 图书目录内容简介《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第2版)》继承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研究经方成果,即《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在病位类方证的基础上,率先以六经类方证之作,即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证进行六经归类,来探讨经方的六经和方证关系,冀以明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实质。此前,作者曾以经方为自成独特理论体系的观点,著成了《经方传真》《伤寒论传真》《金匮要略传真》等书,重点在解读仲景原著。《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第2版)》则是以经为纲,以经统方,探讨临床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以方证归类,印证六经实质,力主仲景医学是经方医学体系的观点。《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第2版)》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从正面、侧面解读仲景原著,是中医临床、教学必备用书,是经方爱好者的重要参考用书。作者简介冯世纶主任医师、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师承于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老中医;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出版《经方传真》、《经方传灯》、《中国汤液经方》、《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等书。在继承胡希恕先生六经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厥阴病的概念,明确了厥阴病、少阳瘸方证;在继承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以病位类证的基础上,探讨了六经类证。撰写《解读张伸景医学》、《胡希恕病位类方解》等书。图书目录第1章 张仲景是怎样写成的《伤寒杂病论》第一节 承继经方精华整理方证经验第二节 从八纲飞跃为六经第三节 于继承中创新第2章 伤寒与温病浅议第一节 仲景对伤寒、温病定义明确第二节 书名涵盖温病第三节 书中广论温病第3章 浅述章 太炎对中医的贡献第一节 考证训诂具慧眼第二节 研究五行有观点第三节 发展中医倡自立第4章 《伤寒》与《内经》的各自特点第一节 《内经》乾坤大《伤寒》六经小第二节 六经概念不同第三节 五行六气取合不同第四节 阴阳概念不同第五节 病证概念不同第六节 治疗理念不同第七节 所载方证不同第5章 小柴胡汤何罪之有第一节 小柴胡汤曾风靡日本第二节 小柴胡汤不良反应引风波第三节 “安全性情报”对小柴胡汤评价偏颇第四节 药方无错,轻视辨证第五节 对小柴胡汤蒙冤的思考第6章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解第一节 方药组成寒热错杂第二节 病位在半表半里第三节 病情符厥阴提纲第四节 临证验证属厥阴第7章 《伤寒》六经名实议第一节 六经名溯源第二节 《伤寒》《内经》六经的不同含义第三节 《伤寒》六经是独特的理论体系第8章 《伤寒》腹诊漫谈第一节 腹诊在《伤寒》应用概述第二节 常需腹诊判别之证第三节 腹诊应用与发展第9章 六经辨证论治实质第一节 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的形成第二节 《伤寒》所辨之证第三节 《伤寒》所论之治附:应如此解读医圣书第10章 杨绍伊研究经方成绩斐然第一节 六经提纲是仲景所集成第二节 证实了仲景加入半表半里理念第11章 《伤寒论》书名出自谁手第一节 张仲景在世时未有《伤寒论》书名第二节 《伤寒论》文题不符第三节 《伤寒论》书名始于王叔和下篇 六经类方征第12章 太阳病(表阳证)类方证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阳病第二节 太阳病治则第三节 太阳病类方证一、桂枝汤类方证1.桂枝汤方证2.桂枝加桂汤方证3.桂枝加葛根汤方证4.栝楼桂枝汤方证5.桂枝加黄芪汤方证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9.桂枝甘草汤方证10.桂枝救逆汤方证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证12.桂枝龙骨牡蛎汤方证15.桂枝去芍药汤方证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证15.小建中汤方证16.当归建中汤方证17.黄芪建中汤方证18.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证19.桂枝人参汤方证20.当归四逆汤方证2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证22.苓桂术甘汤方证25.苓桂枣甘汤方证24.茯苓甘草汤方证25.茯苓泽泻汤方证26.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证27.五苓散方证28.防己茯苓汤方证29.蜘蛛散方证50.桂枝生姜枳实汤方证51.桂枝茯苓丸方证32.半夏散及汤方证55.炙甘草汤方证二、麻黄汤类方证1.麻黄汤方证2.葛根汤方证3.甘草麻黄汤方证……第13章 少阴病(表阴证)类方证第14章 阳明病(里阳证)类方证第15章 太阴病(里阴证)类方证第16章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类方证第17章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类方证本文来源:互联网及,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