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阿胶补血都厉害 冬天到处都有卖

时间:2022-08-18 阅读:7 评论:0 作者:admin

25岁以前,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调养,我们身体的气血都很充足,因为这个时候身体的气血都处于上升的阶段。而25岁后身体的个方面机能,都开始下降,大多数人过了40岁后多少都会有气血亏虚的情况。

那吃什么能补气血呢?

冬日甘蔗赛人参

甘蔗营养丰富,特别是其中铁的含量居水果之首。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钙、有机酸、矿物质等,还含有大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含铁量,在水果中含量是最高的。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

而铁是血液生成的必须微量元素,当甘蔗中的铁元素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有效帮助造血功能,同时还可以起到滋养润燥的功效。故甘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也被称作:天然复脉汤。

甘蔗如何吃更补血?

甘蔗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直接吃,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榨汁。甘蔗汁具有助脾的功效,起到生津止渴、补充水分和能量的作用。除了补血,甘蔗还有哪些功效呢?

清热解毒

因为甘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可以帮助身体排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清洁牙齿、预防口臭

甘蔗纤维多,在反复咀嚼时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样,把残留在口腔及牙缝中的垢物一扫而净,从而能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因此甘蔗还是口腔的清洁工,有洁齿和消除口臭的功效。

有口臭或口腔发炎的人,含漱甘蔗汁后吞下,有助于清除异味、缓解疼痛。

润肠通便

因为甘蔗富含纤维,进入肠道可以起到刺激肠壁的功效,而增加了对肠壁的刺激就会引起便意,缓解便秘。而且,这些纤维还有帮助肠道排毒的功效。

解酒

喝酒是现在应酬中不可少的,不少人喝完酒会感觉到头痛,醉酒的同时会有口渴的感觉,而吃点甘蔗是可以有效的解酒的,对于口渴也是能够很好的解决。

促进新陈代谢

甘蔗含维生素B1,能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感。

补钙

甘蔗中含钙,钙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

消除疲劳

甘蔗含水量高,且含多种有机酸成分,能清凉解暑,消除疲劳。

益脾胃

甘蔗汁加热后饮用,能益脾胃。甘蔗汁有助脾作用,古人称之为“脾果”。民间常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混合服,早晚各一次,对治疗慢性胃炎、反胃呕吐有很好的疗效。加少量姜汁效果更好。

咀嚼、饮汁——清洁口腔

甘蔗纤维多,在反复咀嚼时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样,把残留在口腔及牙缝中的垢物一扫而净,从而能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因此甘蔗还是口腔的清洁工,有洁齿和消除口臭的功效。清洁牙齿最好的吃法就是咀嚼。

而口臭、口腔发炎时,牙齿咬合较为困难,适合第一口含漱后吐掉,第二口含漱后吞下,有助于清除异味、缓解疼痛。

甘蔗马蹄水——润肠通便

甘蔗富含纤维,进入肠道可以起到刺激肠壁会引起便意,缓解便秘。而且,这些纤维还有帮助肠道排毒的功效。

甘蔗马蹄水

食材:甘蔗200克,马蹄150克,红枣50克,红糖50克,桂圆肉10克。

做法:甘蔗去皮切段,马蹄去皮,红枣洗净。用炖盅一个,加入甘蔗、马蹄、红枣、桂圆肉、红糖,注入适量的清水,加盖。将炖盅放入锅内,隔水大火炖煮。

甘蔗粥、烤甘蔗——止虚热咳嗽

甘蔗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如果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强润燥清肺热的功效。

若是把甘蔗烤一烤再吃,不但更甜,而且润喉效果卓越,是保护嗓子的食疗佳品。

甘蔗粥

食材:高粱米1杯,甘蔗汁5杯调味料水2杯,黄砂糖适量。

做法:高梁米洗净,加水2杯浸泡20分钟,移到炉火上煮开,改小火煮到米烂裂开,再加入甘蔗汁同煮。待米粒软烂,即可熄火盛出,食用时可适量加糖调味。

甘蔗羊肉汤——滋补暖身

甘蔗羊肉汤温补御寒,其中甘蔗中的蔗糖能起到调味的作用,亦可使汤鲜肉美。甘蔗富含的膳食纤维可吸附汤中的油脂和盐分,同时其富含的甘氨酸,谷氨酸了增鲜调味。

甘蔗羊肉汤

食材:甘蔗一小根,羊肉半斤,青辣椒3根,山药半根,胡萝卜半根,洋葱半个,酱油适量。

做法:事先将甘蔗和羊肉加几颗八角,再清水用瓦铛褒3小时。等羊肉烂了,就将甘蔗和羊肉涝出来;油锅烧热,下青辣先炒一下,盛出待用。用余油,继续炒香洋葱,然后放山药胡萝卜,一起翻炒;将甘蔗和羊肉一起倒入锅里,加酱油和羊肉汤。大火烧开,改中火炖。大致20-30分钟即可。

现在的这个季节,正是吃甘蔗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了这补血的最佳时机。此时养好血之根本,病痛都会迎刃而解了,也记得要提醒亲友哦~

相关推荐:

为什么吃甘蔗后嘴巴会长泡 是不是因为缺少维生素?

“糖水仓库” 甘蔗的功效与作用

吃霉变的甘蔗会中毒吗?甘蔗上火吗?

本文来源:,中国家庭报,新闻转自各大新闻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年轻人养生网管理员删除!

本文链接: http://ie.2345book.com/?id=645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