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搞垮了乐视

时间:2023-07-11 阅读:11 评论:0 作者:admin

有消息指出,乐视网遭遇广电总局点名批评。同时,据牌照方内部人士称,广电总局已经口头告知7家集成服务牌照方,不能再与乐视网合作。17日晚间,乐视网发布澄清公告称,广电总局并非封杀乐视,而待整改完成并验收后其他牌照方再继续与乐视网进行正常合作。尽管如此,但广电总局一系列的举动确实对乐视网的盈利模式构成一定的冲击。

受此影响,近期乐视网的股价出现了持续暴跌的走势。截至7月17日收盘,乐视网报收32.65元,当天终以跌停报收。

其实,就乐视网近期的表现分析,短时间内乐视网的股价呈现出大幅杀跌的格局。自前期高点49.2元下跌至今,乐视网累计最大跌幅已经高达33.6%。

值得一提的是,在乐视网遭遇持续性大跌的同时,部分机构出现不计成本清仓的迹象。

从本月16日龙虎榜数据分析,买入席位前五位均为营业部,合计买入占当日成交的7%。而在卖出席位中,即有四家机构上榜。其中,合计卖出金额高达30342万元,占总成交比例24.31%。按照16日成交均价计算,上述机构合计卖出约820万股,占该股流通股本近2%。

本月17日,乐视网的龙虎榜数据再度发生变化。据数据统计,买入席位前五位依然为营业部。至于卖出席位,则有两家机构上榜。前五家席位的卖出金额高达45007.9万元,占总成交比例30.75%。

可见,在持续性利空消息的袭击下,乐视网出现了机构不计成本减仓乃至清仓的迹象。经历近期的持续性杀跌,乐视网的技术形态也有所变样。

谈及乐视网,给市场更多的感觉就是乐视网的领涨表现。确实,在2013年中,乐视网以极高的涨幅成为当年的大牛股,同时也被当时市场公认为互联网概念的龙头股。

实际上,促使当年乐视网股价飙升的原因有很多,但乐视网股价的上涨始终离不开公司发布持续不断的利好消息。

回顾资料,2012年11月,乐视宣布,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完成对乐视致新的投资;接着宣布与CNTV就视频内容等展开深入合作;2013年3月,乐视称与富士康达成战略合作,由富士康为乐视的硬件产品代工;同年4月,富士康老板郭台铭旗下的深圳冠鼎投资乐视致新1.3亿元。随后,乐视网继续颁布利好消息,进一步推动股价的走强,而乐视网也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概念龙头。

步入2014年,对乐视网来说,挑战远远大于机会。随着广电总局的一纸政策发布,乐视网的市值瞬间蒸发掉20%。

早在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就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简称181号文。

根据181号文的规定,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不得有其他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同时声明,“集成平台对终端产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唯一性。”通过此项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电视规则,同时也为后期广电总局的整治行为奠定了基础。

今年6月中旬,广电总局针对互联网电视牌照商,下发了关于立即关闭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中违规视频软件下载通道的“关闭函”。随后,广电总局又下发通知,要求部分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进行整改,取消集成平台里直接提供的电视台节目时移和回看功能。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广电总局严厉监管互联网电视的决心。

近期,有传言指出,目前广电总局多次召开座谈会,探讨OTT监管政策加码事宜。按照其监管宗旨,商业网站以节目服务平台形式与牌照商进行服务专区合作是总局坚决不允许的合作模式,此外,总局还不允许终端在网上销售,且要求在一周内执行。

不可否认,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政策,将会对整个行业形成巨大的冲击。特别会对以乐视、小米为主的非持牌照方构成极大的影响。至此,在接连的严厉政策发布之际,大量机构不计成本减仓乃至清仓,进一步加剧了持股乐视网的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笔者郭施亮认为,从表面上分析,广电总局严格监管乐视网等相关企业,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但是,从实际上分析,在广电总局颁布一系列严厉监管政策的背后,却是一场利益之争、话语权之争。显然,掌握政策的决策者,始终成为胜者。

正如马云所言,打败你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纸文件。同样,在资本市场中,打败企业并不是其他因素,而是一纸政策。

本生活常识由上广常识发布,内容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上广常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ie.2345book.com/?id=28774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