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凯利三维理论

时间:2023-04-28 阅读:6 评论:0 作者:admin

  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凯利三维理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凯利三维理论

玛丽为什么对小丑笑——凯利三维理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理论,协变原则被他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麦克阿瑟对凯利的三维理论的语言性作了系统的研究。

  她给被试者一个简单的假设事件,并操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变化,然后考察相应的归因结果。

  假设的事件是一位叫玛丽的小姐看一个小丑表演时笑得厉害。

  第一种情况是提供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信息。

  即玛丽没有对其他小丑发笑,每个人都对这个小丑的表演发笑,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的表演发笑。

  这种情况下,61%的被试者将玛丽发笑的原因归因于刺激客体,即这个小丑。

  第二种情况是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即玛丽对小丑表演总是发笑,别人几乎对这个小丑不发笑,玛丽总是对这个小丑发笑,那么86%的被试者将玛丽发笑的原因归因于行为主体,也就是玛丽本人。

  第三种情况是高特异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也就是玛丽没有对别的小丑发笑,别人也几乎不对这个小丑发笑,玛丽以前从未对这个小丑发笑过,这种情况下,72%的被试者将玛丽发笑的原因归于情境。

  上面的研究证明了三维理论能比较准确地预测人们的归因结果。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1 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 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 一致性原则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

  

本生活常识由上广常识发布,内容来源于原作者,不代表上广常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ie.2345book.com/?id=24607 转载请注明出处!